整个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,特别是下游的玻纤增强塑料工业的高速发展,提高了对玻纤的需求,玻纤产品讯速增长,我国已成为世界玻纤生产大国,虽是一路高歌,但我国玻纤发展中仍有不足.
一、池窑拉丝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
(1) 池窑拉丝生产的产品还比较初级和大路货,增强材料方面满足复合材料可设计性要求的预成型,复合玻纤基材很少:我国传统玻纤工业织物所需的优质玻纤纱未形成批量生产:大号数纺织纱、小号数无捻粗纱等特殊要求的玻纤纱也没达到批量生产.
(2) 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在国际上还未达到上乘,国内高档次产品仍需进口,关键在于
侵润剂和深加工设备跟不上.
(3) 池窑拉丝的经济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也还有差距.
二、规模化产品应用开发不够
(1) 目前全世界增强玻璃纤维年销售约250万吨.其中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比例为31%、陆上交通占26%、电子电气为15%、船及消费品占13%,工农业设备占10%、管罐占3%.
(2) 和国际上比,建筑、交通和船及消费品三大领域,我国还缺乏规模化应用产品,所以用量差距较的大,和美国比尤为明显,在这三大领域美国玻纤所用量分别为42万吨、20万吨、10万吨,而我国分别为8.32万吨、6.4万吨、2.24万吨.
(3) 我国的玻纤产品品种规格少,应用范围也窄,品种规格不足千种,应用只有近4000种,这两个数字只有国际上1/10左右.
三、制品深加工和池窑拉丝脱节
玻璃纤维和其他纤维材料一样,要通过纺织加工及表面处理才能更好满足各个不同要求的应用.而目前玻纤纺织加工设备多数还是上世纪70~~80年代从其他纺织行业移植过来的,仍以织机和有梭织机占统治地位.这些设备目前均可列入其他纺织行业的淘汰目录.其织物主体宽度为1.2m,织机主体速度为120r/min,人均年产值不到15万元.而国外加工设备有织机、针织、编织多种, 其织物主体宽度为2.4m, 织机主体速度可达400r/min,且人均年产值超过100万元,因此我国玻纤纺织加工技术指标与国外差距甚大.
由于设备落后,就很难做到产品高质量和多规格,另外我国玻纤制品后处理技术(包括处理剂和处理工艺设备)还比较落后,也限制了玻纤产品的扩大应用.